
花果园专职消防队员开展演练。

花果园的“水灵通”设备,能够准确监测室外消火栓是否存在漏水等异常情况。

微型消防站遍布花果园片区。

工作人员通过“智慧消防”系统监控社区消防安全情况。
在近日举办的“全省专职消防队实战化岗位练兵比武竞争活动”中,来自全省的19支专职消防队参与角逐,花果园专职消防队获得两项班组科目第一、一项单兵科目第三名,总积分位列团体第一名。专职消防队的此次“夺魁”,是花果园片区不断夯实社区消防安全基础的一个缩影。
作为我省最大的城市综合体,花果园项目建筑面积1830万平方米,该片区日均人流量超百万,居住人数43万余人,消防安全工作“点多面广”。如何保障大体量城市综合体的消防安全?近年来,在贵州省、贵阳市、南明区各级消防部门的指导下,宏立城集团借助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智能化方式,推动“物防、人防、技防”相结合,开启了社区“智慧消防”的全新实践。
■人员专业化 消防基础更牢固
“整场比赛太激烈了,每一支队派出的消防员都令人佩服。”在综合技能操中,花果园专职消防员叶茂获得第一名。再谈起比赛,他依旧很兴奋。在比赛中,他拼尽全力,拿出了自己的“看家本领”。
在2019年全市专职消防队比武竞赛中,花果园专职消防队荣获团体总积分第一名,在比赛中展示了过硬实力,作为贵阳市专职消防队的代表,参加全省消防“大比武”。在接下来的省级比赛中再创佳绩,获得两项班组科目第一、一项单兵科目第三名,总积分位列团体第一名。比赛结束后,他们除了和同事们共同分享获奖喜悦和经验,也将重新投入日常的专职消防工作,继续为保障社区消防安全做出贡献。
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,企业消防队的作用日益凸显。2016年,公安部等13部委出台《关于规范和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贵州省消防总队制定有关贯彻措施,全力推进企业专职消防队规范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建设。
为了助力社区消防安全“防火墙”建设,近年来,宏立城集团在山水黔城、花果园项目建成了一支200多人组成的专职消防队。同时加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,织密、做强、做实大型社区的微型消防站,在各级消防部门的指导下,积极联勤联动和拉动演练,着力提升“三知、四会、一通”灭火救援能力。由于在距离和区域熟悉上占有很大优势,发生火灾等救援需求时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为初期火灾扑救和专业消防救援力量的到来赢得时间。
如今走在花果园,显眼的红色微型消防车几乎随处可见。消防器材室里设备齐全、专职消防员24小时在岗。 “目前宏立城已建设19个微站,随着花果园入住率的提高,计划明年还适时增设4个微站。”宏立城集团消防管理副总监韩刚说。
■机制创新化 灭火救援更高效
数百万个烟感和温感装置、终端传感器、可视化消防监控探头、72个消防控制室和1个大数据中心,共同组成了花果园片区智慧消防的“一张网”。
公安部消防局在2017年《关于全面推进“智慧消防”建设的指导意见》中明确,各地结合当地智慧用电、用气、用水系统建设,整合高层住宅建筑各类监控系统和视频资源,建立智能消防预警系统。
为积极探索“智慧消防”建设,宏立城集团投入2000万元建成智慧消防指挥中心进行统一调度。2017年开始,每年投入约5500万元运行经费,确保社区消防工作顺利开展。
记者走进花果园大数据中心看到,“智慧消防”监控系统的大屏幕上显示,对区域内消防设施、电气设备、燃气设施、疏散设施等的24小时监控情况。“一旦发现这些设备出现异常,将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到场修复处置。”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消防工程师杨登权说。
长期以来,宏立城集团不断总结其它大型社区的消防保障经验,结合花果园自身实际,建立数据模型,大力推动“智慧消防””建设,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运用,服务于火情防控的“精准智能”,有效解决隐患发现不及时等问题。
|